# 生成缓存
# 生成模型缓存
#
功能说明
模型缓存用于加快数据渲染效率,方便数据再次快速加载。
#
操作说明
场景中添加模型图层(体图层或面图层),设为当前显示范围;
右键已添加的模型数据,点击【属性】。在”通用属性”->“常规”中,选择渲染方式为分块渲染,设置分块尺寸(包括行数、列数),再点击"确定"。
- 右键新场景,点击【生成缓存】->【生成模型缓存】。选择缓存目录,设置LOD级数以及每一级别对应的最小距离,点击【生成】。
【保存参数】【导入参数】:可以将界面设置的参数保存为桌面文件,方便下次直接导入使用。
【高级选项】:高级选项中包含的参数有 几何化简、纹理压缩、要素合并、合并量等。
其中“几何化简”表示对要素的边界或内部进行抽稀;“纹理压缩”表示降低纹理图片的分辨率,且压缩图片占有的内存大小;“要素合并”表示对某个区域的一定数目的要素进行合并,可设置进行合并的要素个数,系统默认的合并量是2000,一般合并量越大说明缓存的加载效率越高,但生成缓存时所调配的系统资源也越多,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,设置符合当前场景的合并量。
【统设高级选项】:若模型层列表中存在多个模型数据,勾选“统设高级选项”,表示可统一修改所有模型的高级选项。
【缓存目录】:可设置生成缓存的存放路径。
【缓存策略】:包括景观模型、地质模型两种缓存策略,若待缓存模型属于景观模型,则勾选“景观模型”,同样地,待缓存模型属于地质模型,勾选“地质模型”。
【统设缓存策略】:若模型层列表中存在多个模型数据,勾选“统设缓存策略”,表示可统一设置所有模型的缓存策略。
【LOD级数】:LOD级数表示生成缓存的细节层次级数,建议设置4-5级。
【最小距离】:可设置每一级别LOD对应的最小距离,若设置了5级LOD,建议将0-4级LOD对应的最小距离设置为1000、800、300、100、0。
【纹理压缩比】:表示纹理的压缩程度,值越大,说明纹理的压缩程度越高,反之,则纹理的压缩程度越低。
【统设LOD参数】:若模型层列表中存在多个模型数据,勾选“统设LOD参数”,表示可统一设置所有模型的LOD参数。
【生成后立即关闭对话框】:勾选“生成后立即关闭对话框”,表示生成缓存后,会自动关闭生成缓存对话框。
# 添加模型缓存图层
#
功能说明
添加模型缓存图层功能可以将生成的模型缓存加载到场景中,进行浏览显示。尤其对于数据量较大的模型数据,加载已生成的模型缓存要比直接浏览模型数据效率高得多。
#
启动模式
场景中添加地形图层
【工作空间】 -> 【新项目】->【场景】节点右键->【生成地形缓存】
#
操作说明
在工作空间窗口右键场景,点击【添加模型缓存图层】。
在本地磁盘中选择待添加的模型缓存文件,即mcx文件,点击【打开】。
MapGIS也支持保存在Mongodb中的缓存文件,数据类型下拉选择Mongodb,数据路径按照示例填写正确的缓存路径,点击【打开】。
右键场景,点击【预览场景】,即可浏览已添加的模型缓存图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