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面编辑

对面图元进行编辑,用户可将鼠标置于图标上了解各按钮功能提示。

# 相关主题

# 构建面

# 封闭线构面

# 功能说明

使用现有封闭线来创建面图元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和线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构造面】->【封闭线构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线图层和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线编辑”选项卡中“构造面”下的“封闭线构面”命令,弹出“封闭线构面参数设置窗口”:

【显示端点】:在场景视图中用来指示所选边界线的端点位置,辅助判断线圈是否封闭;

【面颜色】:用来设置待构建的面的颜色,当线不封闭时,面颜色不可设置;

【加粗线】:在场景视图中突出显示已选择的用来构面的线图元;

【线宽】:“加粗线”已勾选的情况下,设置加粗线的线宽,可点击上下三角形进行调节;

【批量构面】:用来批量构建地层面或断层面,可在“面类型”中选择所需构面的类型;不勾选时,仅能构建一个面图元;

【面类型】:当“批量构面”参数已勾选,可选择构面类型为“地层面”或“断层面”;

【投影】:用于竖直的面或者扭曲面的构建。

【生成透镜体】:可以用于构建溶洞。

【剔除边界点】:是在面内插值加密时,去除距离边界线较近的点,防止面不光滑。剔除边界点的“距离”参数建议设置为加密插值的XY间距值的0.5到一倍。

【加密】:可以让生成的面更光滑,插值的XY间距需要根据建模地区的数据情况来设定,建议XY间距设置为100左右。

【加密的插值算法】:建议使用“距离幂函数反比例加权”或者“多层B样条”。其中多层B样条算法可以设置插值参数,默认参数如下:

  1. 添加待封闭的线并设置好相关参数,点击"建模"按钮,生成新的面图元。

# 地质面构面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构造面】->【地质面构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将待操作的面图元设为“当前编辑状态”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构造面”下的“地质面构面”命令,弹出“地质面构面参数设置”窗口;

  1. 在场景中双击选中参与构面的地质面,被选中的面将在地质面列表中显示,点击"建模"按钮,系统开始构面。

# 轮廓线构面

# 功能说明

选择线作为该面的轮廓线,按照一定的规则插值构建面图元的面网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和线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构造面】->【轮廓线构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将待操作的线图层和面图层设为“当前编辑”;

  2. 选择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面编辑”下的“轮廓线构面”命令,弹出“轮廓线构面参数设置”窗口:

  1. 在场景中双击依次选中待构面的轮廓线,设置相关参数,点击"建模"轮廓线构面成功。

【拼接方法】:这里提供了“最短路径”、“同步前进”、“最小表面积”、“最短对角线”等四种构面算法。

【显示线方向】:勾选该图元在场景中显示轮廓线的方位;

【改变线方向】:在“轮廓线列表”中选中某条轮廓线,勾选该按钮,轮廓线方向改变。

# 拉线生成面

# 功能说明

利用已存在的一条线向某个方向延伸来构成一个面图元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和线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构造面】->【拉线生成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和线图层设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下的“构造面-拉线生成面”命令,双击视图的中的一条线图元,待出现坐标轴指示线,按下鼠标左键不动移动鼠标,新生成的面在视图中显示,可以向不同方向移动鼠调整面的形态;

  3. 松开鼠标左键,在空白处右键双击结束。

# 面上点操作

# 清除面内重复点

# 功能说明

将面上的重复点删除,确保面没有重复点的拓扑错误。

# 面上加点

# 功能说明

按三角网格式加密面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上点操作】->【面上加点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面上加点”;

  3. 按G键将面转换为格网格式,在格网中间按需求左键双击增加格网顶点。

# 面上删点

# 功能说明

按三角网格式删除面上顶点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上点操作】->【面上删点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面上删点”;

  3. 按G键将面转换为格网格式,在格网中间按需求左键双击删除格网点。

# 面上删点含洞

# 功能说明

同面上删点,但删除有公共三角形顶点的格网时,周围三角格网全部被删除,形成空洞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上点操作】->【面上删点含洞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面上删点含洞”命令;

  3. 按G键将面转换为格网格式,在格网中间按需求左键双击删除格网点,周围三角格网全部被删除,形成空洞。

# 面上移点

# 功能说明

按三角网格式移动面上格网顶点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上点操作】->【面上移动点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面上移点”按钮;

  3. 左键双击移动点位置,系统出现点坐标XYZ轴,按住鼠标左键移动点至目标位置。

# 面焊接点

# 功能说明

将相邻面的顶点连接到一起,生成一个公共点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上点操作】->【面上焊接点】

# 操作说明

拾取一个面,左键拾取一个绿色或者蓝色显示的点,鼠标移动到待焊接的点附近,右键单击即可焊接完成。(注意,这里既可以拾取边界点也可以拾取面上点,单击L键锁定边界不可拾取和焊接,双击L键可以拾取和焊接边界点。)

# 面平滑移动点

# 功能说明

同面上移点,不同的是为保证面光滑,点周围的点也会按照一定曲率发生平移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上点操作】->【面上移动点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面上移点”;

  3. 左键双击移动点位置,系统自动自动产生XYZ坐标轴,按住鼠标左键移动点至需要位置,点周围的点也会按照一定曲率发生平移。

  1. 键盘按下R键,可以进行点详细信息操作,包括移动影响半径和面变换后形态,包含线性曲线、二次曲线、正弦曲线、指数曲线、凹球曲线、高斯曲线、距离反比等方式。

提示:

若影响半径包含待操作面边界,可通过点击L键进行边界锁定,此时面编辑不受点移动的影响而发生移动,再次点击L可解除锁定。

# 删除面

# 功能说明

删除选中的面图元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删除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删除面”命令;

  3. 左键双击需要删除的面,选中后该面图元被删除。

提示:

键盘按下“x”键可切换为“拉线框选删除”模式,按住鼠标左键不放,移动鼠标划出一个矩形选框,松开鼠标左键,位于矩形选框中的面图元被删除。再次按下键盘“x”键,可在“点选删除”和“拉线框选删除”模式间切换。

# 移动/复制面

# 功能说明

移动/复制选中的面图元到指定位置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移动/复制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编辑”或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择“移动/复制”功能,在数据视图中点选将移动的面图元;

  3. 待鼠标变为坐标轴状态,按下鼠标左键不放,拖动图元到指定位置,松开鼠标左键,图元即被移动/复制。最后点击鼠标右键结束操作。

提示:

复制保留原图元,移动不保留。

# 延展面

# 功能说明

沿着面边缘扩展面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延展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延展面”;

  3. 左键双击需延展的面。

# 细分面

# 功能说明

均匀加密面上格网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细分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细分面”;

  3. 左键双击需细分的面。

# 交互合并面

# 功能说明

将面进行合并(支持相邻、重叠、相交)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交互合并面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择“交互合并面”,在视图区双击点选需要合并的面,系统自动进行合并,框选到的相邻区被合并为一个面.

# 节线显示

# 功能说明

高亮显示面的轮廓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节线显示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将场景待操作的面图层设为当前编辑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下的“节线显示”命令,按下键盘上“G”键切换到三角网模式,鼠标双击点击选中一个面图元,被选中的面图元中节线呈高亮显示。

# 批量细分面

# 功能说明

对矢量面图层中所有面进行细分面操作,加密面上网格。

# 操作说明

  1. 启动【批量细分面】功能,弹出如下所示对话框:

  1. 选择一个矢量面图层,设置细分参数。点击"确定"可对矢量面图层中所有面进行加密操作。

# 分层设色

# 功能说明

分层设色主要是针对被选中的面图层,可通过点击分层设色后,双击场景中面图元选中,在弹出的色表编辑对话框中,对其不同的高程值所对应的色表,进而改变其显示效果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分成设色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地图视图窗口上添加并激活面图层为当前编辑状态;

  2. 在“三维编辑”上,单击“分层设色”按钮,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“色表样本编辑”对话框,如下图所示:

  1. 在色表编辑对话框中,可制作添加新的色表样本。点击按钮选择“分段设色”,弹出分层设色对话框(如下图),您可以在“分层设色”对话框中,进行新色表的层数和颜色的设置。

  1. 设置好新色表的参数和颜色后,可以在对话框下方的分层设色表格中,查看新建色表中每一层的“左值/右值”,“拉伸范围”和对应的颜色。用户还可以手动修改每一层的左值、右值和颜色。

  2. 分段设色的参数设置完之后,点击"确定"按钮,该色表会添加到样本色表的行列下,并会当前显示。此时,您可以点击

“导出分层文件”按钮,将分段设色中的分段信息导出为.txt文件;

  1. 在“样本色表编辑”对话框中,可以对色表进行插值操作。在颜色条显示对话框中,对需要替换的系段内的起始颜色和终止颜色下,分别在“关键帧”下设置需要的起始颜色和终止颜色,然后点击“插值”按钮,系统就会进行插值计算,将新的变化效果变更为新的渐进变化效果,如下图所示:

  1. 点击"确定",系统会保存当前的显示效果,点击“关闭”,系统会取消当前的操作并且关闭该对话框。

如下图所示,它是采用上图所示的插值后的色表应用到数据中的效果:

另外,您还可以进行“色表样本编辑”对话框中进行导入色表()、导出色表()、导入分类文件()等操作。

提示:

  1. 确定新建色表后,必须单击“保存至样本”,才能将新建的色表保存到样本色表中,以提供给用户以后再次使用。保存时,可以在“样本色表”后输入新色表的名称。另外,在设置的色表样本保存前,还可以取消样本,如下图所示:

  1. 只有单波段栅格数据显示时会使用色表,多波段数据显示一般采用RGB显示模式。

  2. 色表信息可保存到数据中,只有8位和16位无符号整数的*.tif数据可以保存色表,其他*.tif无法写入色表信息。

# 面纹理贴图

# 功能说明

对面图元的表面进行纹理贴图,所贴图元空间位置应与面图元相匹配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纹理贴图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单击“三维编辑”菜单下的“面编辑”→“面纹理贴图”命令,视图中双击选择被贴图的面,系统弹出如下对话框:

  1. 设置贴图参数

【文件路径】:设置贴图文件路径;系统支持点线面简单要素类;

【还原显示】:图片输出是否需要还原显示;

【最大尺寸】:定义纹理图片的分辨率。

# 追踪面等值线

# 功能说明

通过对面数据的高程进行一定的统计计算,从而提取出面的等值线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追踪面等值线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中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项卡中“追踪面等值线”,系统弹出面等值线追踪对话框;

  1. 在“面等值线追踪”对话框里进行参数设置:

【面高程信息】:系统自动读取面高程属性信息的最大和最小值。

【起始高程】:设置追踪的等值线高程的最小值,系统将从最小值处依次按照高程间距相高海拔处生成等值线;

【高程间距】:设置等值线间最小的高度差;

【光滑等级】:设置追踪线的光滑程度,分为禁止、低度、中度、和高度,不同等级的光滑程度不同,默认为中度;

【保存路径】:等值线提取出来的结果文件名和保存路径,系统会默认给提取出来的结果设置结果路径和文件名,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。

  1. 点击"确定"执行等值线追踪的操作,点击"取消"则取消当前操作。若勾选“添加到地图文档”,则结果生成后将自动加载到工作空间场景节点下。

# 面面求交线

# 功能说明

得到面与面的交线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面求交线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新建或添加已有线图元并处于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3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择“面面求交线”;

  4. 在视图中双击选择待操作的面图层,系统自动完成操作,将边界线保存在线图元中。

# 面边界转线

# 功能说明

自动将面中所有面图元的边界生成线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边界转线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新建或添加已有线图元并处于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3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择“面边界转线”;

  4. 弹出对话框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,点击"确定"按钮,系统自动完成操作。

【关键属性字段】:下拉项选择面图元转线的关键属性字段,系统根据选择的属性生成线;

【面边界线路径】:选择边界线的保存位置和名称,系统含默认位置和名称。

# 交互提取面边界

# 功能说明

自动根据面的边界生成线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交互提取面边界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新建或添加已有线图元并处于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3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择“交互提取面边界”

  4. 在视图中双击选择待操作的面图层,系统自动完成操作,将边界线保存在线图元中

# 面裁剪

# 功能说明

用面裁剪面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同时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面裁剪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面编辑选项卡中“面裁剪”命令;

  3. 视图中先双击选中被裁剪的面,再双击选中裁剪面,系统自动使用裁剪面切割被裁剪面。

# 画线裁剪面

# 功能说明

通过构造线将一个面图元分割。

# 启动模式

  • 当前场景视图下需添加面图层

  • 【三维编辑】面板 -> 【面编辑】->【画线面裁剪】

# 操作说明

  1. 在工作空间将待操作的面图层设置为“当前编辑”状态;

  2. 点击“面编辑”选择“画线裁剪面”;

  3. 在视图区中用画折线的方式生成一条折线去分割面,双击右键结束画线后,面自动被该线分割。

# 复杂面转单面

# 功能说明

将复合面要素转换为单面要素。

# 操作说明

  1. 点击“面编辑”菜单中的“复杂面转单面”,弹出对话框,选择面数据,设置结果保存路径;

  2. 可选择结果添加到场景中,点击【转换】,执行操作。